KAIYUN(中國大陸)官方网站

深圳率先布局低空基建剑指“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KAIYUN|官方网站
欢迎访问KAIYUN|官方网站

深圳率先布局低空基建剑指“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深圳率先布局低空基建剑指“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深圳率先布局低空基建剑指“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7月31日,深圳市发改委正式发布《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下称《方案》)。《方案》提到深圳将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到2026年底,全市低空经济产值规模突破1300亿元,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开通载人、载货飞行等各类低空商业航线条以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低空基建正是保障飞行器安全飞行的前提和关键。记者注意到,该《方案》也是目前国内首个专门聚焦低空基建的规划方案。

  “深圳建设低空基建具有基础优势,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市场验证场景;另一方面深圳作为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在低空空域开放等方面进行大量探索,为低空基建扫除了政策障碍。深圳高密度城区与立体交通需求并存,也使得无人机配送、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具有天然的落地空间。”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湾区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方案》提出,要规划建设多类起降设施,包括通用机场、直升机和载人eVTOL起降场、低空物流运输起降设施网、社区配送起降设施网、城市治理起降设施网。记者统计发现,全部新建起降点数量达1239个,总规模达1261个。

  具体而言,通用机场方面,2026年底前投入使用龙华樟坑径直升机场,规划建设深汕通用机场。直升机和载人eVTOL起降场方面,新建174个起降场(点),总规模达283个。低空物流方面,新建159个起降点,总规模达205个。社区配送方面,新建339个起降点,总规模达413个,包括新建医疗物资运输起降点112个,总规模达148个;新建商圈配送起降点227个,总规模达265个,加密即时配送航线。城市治理方面,新建无人机起降点340个以上,总规模达360个。

  起降点是低空飞行器起飞与降落的基地,其布局直接影响飞行器服务范围与运行效率。起降点建设已被国内多个省市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方案列为重点任务,深圳在这方面领先全国,但从飞行器商用需求来看仍存在不足。

  朱克力告诉本报记者,当前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布局不均衡,多集中在核心城区和产业园区,偏远区域和社区覆盖不足,导致低空服务难以触达普通市民;二是功能单一,多数起降点仅支持特定机型或用途,导致资源闲置,降低整体利用率;三是协同不足,起降点与地面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的衔接不够紧密,缺乏统一调度平台,导致飞行器空转或等待时间过长。

  而深圳此次规划建设起降点就直面以上问题。《方案》提到,直升机和载人eVTOL起降场要结合商圈、CBD、产业园、医院、枢纽、景区、公园等建设;医疗物资运输起降要结合医院、社康中心、血站等需求建设;商圈配送起降点要结合重点商圈、公园、景区、园区、高校及职业院校等需求建设,

  《方案》还提到,要与现有基础设施实现“跨领域融合建设”,包括推动eVTOL起降场与新能源充换电设施(如超充站)融合布局,满足eVTOL快速充换电需求。探索推进消防站起降设施与城市治理起降点、物流起降点与地面交通站点等复合建设。推动城市治理起降点与信号灯杆、路灯杆、多功能杆等路侧市政设施复合建设。

  朱克力表示,未来要提升起降点利用率,还需从三方面发力,首先是动态调整起降点密度,重点补足社区、偏远区域和应急场景的覆盖。其次是设计可兼容多种机型和用途的起降设施,同时推动起降点与充电、维修、数据服务等配套设施一体化建设形成“低空驿站”。最后是搭建低空飞行调度平台,实时匹配起降点资源与飞行需求。此外,还可探索“共享起降点”模式,鼓励企业错峰使用,提升整体效率。

  基于这上千个起降点,深圳拟大力推动低空飞行器实现商业化落地。《方案》提出到2026年底,建成深圳低空运营总部基地,开通载人、载货飞行等各类低空商业航线条以上。

  此外,直升机、eVTOL起降设施1公里半径覆盖建成区面积比例突破50%,“2小时同城、4小时跨城”低空快送服务覆盖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超过70%,三甲医院、血液中心(血站)覆盖率超过50%,城市治理起降场3公里半径范围内实现全市公园、河道、水库、岸线等巡检全覆盖。

  为保障众多低空飞行器同时飞行,《方案》还规划建设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低空通信网络、低空导航设施、低空监视网、低空飞行气象监测网等。

  在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建设方面,深圳计划到2026年底前,实现对全市重点低空空域7×24小时的全面监控,具备超过1000条客货运低空航线万架次/年载货无人机商业飞行的数字化管理能力,支撑超万架飞行器同时低空飞行。

  《方案》还旨在为企业进行适飞试验和适航审定提供支持。其提出到2025年底,推动三维多物理场耦合风洞设施先导装置建成投用,提供低空飞行航空器运行风险评估、适飞试验等服务保障。同时加快推进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光明等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建设。此外,将争取设立无人机检验检测与适航审定研究机构,重点提升新型航空器标准化适航审定研究及服务能力。

  “目前企业进行飞行器适飞试验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题,包括适航标开云官方 kaiyun官方网准适配性不足、符合性验证与试验能力欠缺、空域资源紧张等。”深圳汽航院院长张瑞锋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深圳此举将降低企业自行建设测试设施的成本,加快飞行器适航认证进程。

  上述《方案》是目前国内首个专门聚焦低空基建的规划方案。其背景是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领先全国,对低空基建需求更为迫切。

  据统计,目前深圳已集聚19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除了大疆、东部kaiyun网页版 kaiyun入口通航、美团无人机等一批无人机和直升机龙头企业,峰飞航空、沃兰特等一批eVTOL企业也在深圳落地。目前,深圳累计开通无人机航线多万架次。

  在此之前,深圳已率先出台全国首部关于低空经济的地方专项法规,也是国内最早发布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方案的城市之一。与此同时,深圳还在携手香港规划建立跨境低空航线,去年首条境内通航机场直飞香港国际机场的跨境直升机航线就在深圳成功试飞。

  记者关注到,不仅深圳,全国多地也在加快完善低空基建。光大证券研报指出,低空经济开始由概念化逐步走向落地,低空基建正在加速发展。根据中国民航局的数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假设以15%的低空基建占比考量,则2025年低空基建市场投资增量有望达到1500亿元。